2023年9月28日
清晨光譜號駛入八代港 Port of Yatsushiro,熊本 Yatsushiro 縣南部的主要港口城市。幕府時代八代只是肥後領主細川家臣松井的領地,人口僅十多萬。若非郵輪停經,這個小城市很難吸引遊客注意。作為國際游輪港口,由日本政府,熊本縣及皇家加勒比三家合作開發,於2020年3月竣工,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(22萬噸級)郵輪。早在一個月前八代市政府已經與皇家加勒比公司溝通,決定於光譜號到埠的當天舉辦“八代郵輪節 Yatsushiro Cruise Festival ”,還於晚上進行無人機和焰火表演,郵輪也因此推遲了離港時間一小時。
碼頭旁邊是熊本熊公園,展示各式憨態可掬的熊本地標--熊本熊,同時也是一個日本式園林。
港口區連接市中心的交通尚未完善,郵輪公司提供的穿梭巴士收費很不合理,便和同船的新加坡遊客合乘的士去八代城蹟觀光,遠比巴士化算,很快來到城蹟的神橋前。
八代城和所有日本古城一樣,都是木結構建築,早於十七世紀毀於地震,只剩下護城河和石壘城牆的殘餘,城外風景秀麗。作為郵輪節的活動項目之一,當局安排了手搖小船免費接載遊客沿八代城牆遊船河。

跨過護城河上的神橋,就是八代城遺址,也被稱為松江城町。明治維新後,遺址改建成八代宮,神社供奉後醍醐天皇的後代金吉王子和吉成親王。
神社的園林內當局也組織了試穿和服體驗,以及試玩很多當地傳統遊戲。見到肥胖的洋人身穿和服腳踩木屐步履蹣跚,頗覺有趣,和服要穿得優雅不容易。
離開神社,對面是一條佈滿石燈籠的城下町小道。
離城町不遠處的松濱軒,由八代城主松井直之為其母建於1688年的休閒茶館,被當局定為國家名勝。
松濱軒庭院雖小,樹木池塘石頭排列輕鬆自在,乃江戶初年領主庭院的珍貴典範。戰後,這裡被用作昭和天皇巡視九州時的住宿地,也一度被用作旅館。
庭院內設神社佛塔,還有小型展覽館展示松井家族歷史和收藏品。
可惜的是偌大的茶軒大門緊閉,否則坐下品茗一杯,鑑賞眼前美景也是不錯的選擇。用日本標準衡量,該庭院維護並不到位,也許經費欠缺吧。
松濱軒對面是八代市立博物館和民俗傳統藝能館,進入藝能館,粗略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。
藝能館對面小巷有一座古代肥後國熊本籓細川家臣澤井的宅邸,這裡曾經是武士階級居住地,面向八代城的護城河,據說澤井長屋是僅存保留較完善的武士屋町。
幾處地方逛下來已是中午時分,步行到八代中心商店街去尋找食肆。
日本大小城市都建有蓋商店街,讓市民享受風雨無阻的購物體驗。小小八代市也有長達七百餘米的商店街,從一丁目到三丁目。也許建成雨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,商鋪林立。隨經濟泡沫破裂,年輕人遷徙,人口老齡化再遇到三年疫情肆虐,雪上加霜使商業街日益凋零,十室九空。唯有中段稍微熱鬧,街上拉起八代郵輪節Cruise Festival橫幅,看上去都是郵輪客在逛街。
進入一家小小居酒屋,好像由一對中年夫婦經營,點了兩大杯啤酒,用玉子燒,枝豆和比較特別的雞皮餃佐酒。食物味道不錯,價錢適中。
當局為郵輪節安排了太鼓和三味線表演,表演者還與觀眾互動,鼓足全力拉抬經濟,可謂不遺餘力盛意滿滿。
走出商店街在球磨川畔漫步,河川畔民居樸實整潔。
街上遍佈寺廟神社
球磨川畔有很多河童雕塑,猴型,鳥嘴,蛙趾,龜背,頭頂一盆水,是日本傳說中的精靈。
街上人煙稀少,偶遇幾個,看上去都是郵輪客。慢慢走進當地最大的商場,其巨無霸規模似乎與小城市不成比例。顧客很少,只見幾位當地年邁婦女和郵輪客。我們在商場的食閣飲水小歇,再用白菜價破例買了兩件打折衣服,便下樓坐的士回郵輪。
晚上七時,八代市政府為光譜號郵輪安排了無人機和煙花匯演:夜空中展現閃爍的星球
海豚鯊魚躍出水面
巨型星球轉換成皇家加勒比的標誌和燈光閃閃的郵輪
然後出現 Kumamoto 熊本字樣
夜空中展現 “Bon Voyage” 旅行愉快 “See You Again” 和再見字樣
八代港 Yatsushiro Port 和光譜號告別
最後焰火直衝天空
整個匯演持續近一小時,此前未曾看過類似的煙花,相當精彩,估計由無人機 Drones 在夜空中展示造型,遠比香港特區當局的“幻彩咏香江”更大手筆。
(其它遊記請參閱:
"環球遊記 索引",
"萍踪浪影",
"歐洲紀行",
"東遊漫記"和
"浪跡天涯" 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